|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原帖由♀冷漠の微笑发表于百度我是歌手吧吧,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2796605664
送别
我是歌手第八期,堪称奇迹的选歌盛宴。
或许是感觉到了第七期的各种不给力,这第八期反弹的也太过于厉害了点。
七位歌手 其中有四人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实属难得。
给一个我自己的排名,因为只听了一遍,仅供参考:
1 韩磊 碉堡了的选歌,醇厚温暖从四周包裹你的成熟男声是最沁人心脾的香气,这首歌中我听到了朴素的近代诗歌,听到了咏叹的西洋歌剧,仿佛置身于百老汇中央,倾听美声歌唱家最用心的演讲。感谢那日森的编曲和磊叔的华丽演绎,传奇一样的演出,就是在你明知道他炫技的时候 还被他感动的一塌糊涂的。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相见欢,离别难,唯见大雁天边环。
我有零落心头绕,却见繁琐指间缠。
听君一曲送别辞,空留心头别梦寒。
随手写出这样不工整的几句,算是对韩磊老师的敬献。在这样春寒料峭明媚初生的三月伊始,近乎纯美的音符和干净的声音足以让我们沉醉好些天。大小提琴加上竖琴的侧声伴奏,和声队来自于祖国花朵的最纯音,竟能把交响诗一般的厚重号角烘托的古朴无边——有一种表演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单曲循环,每多听一遍便会有新的发现。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我虽然没有在这里听到离别时常见的撕心裂肺,但我切实看见了送别者眼中不易察觉到的黯然。更有满溢着祝福和欢喜,包裹着你如一的温暖。
磊叔今天的穿着很典雅,很正式,习惯了着装随意化的他,这次的造型居然让我生出些许膜拜之感。不知是为了舞台效果,还是对李叔同大师的致敬,一切都表现的那样凝重,却也那样的风轻云淡。以致于他一开口,我的心便止不住的发颤。
这是怎样的声音啊,醇和,温净,带着成熟的踏实和一点点自然的慵懒,在舞台和血液温度的催化下,不经意间就化开成暖流融进你心田,那一刻,海阔天空离别之痛,烟消云散。长亭外,古道边,云一样飘飞,雨一样分散,再见挚友,何不慨然!
磊叔在这一场炫出的技巧反而不多,甚至麦克的位移也不甚华丽,但语句轻重在辗转腾挪的轻悠慢感却更为醉人,他大手抬起,眼睛微闭,一声声一字字,临歧涕泪,生出别恋。音乐不是用来秀技巧抖机灵的,是用来诠释的——他也正在诠释这句话,诠释着音乐。
悠然背后是壮阔,芳草再凄也连天。于是磊叔满足了我们心中想要的一切,从吟唱部分开始声音忽而转强,高潮迭起,徘徊散去,豪迈复来,连我们自己的心情都跟着汹涌,连我们的灵魂都好像得到了升华。歌唱艺术家或许就是这样,华丽的让你不油腻,朴素的让你不嫌弃,不管是浊酒还是晚风,都潜藏在笛声残,山外山。
送别是最长情的陪伴,挚友是最安稳的驿站。这样的歌曲或许早就泯然在浮躁的当代社会里,却也应该有很多像这个节目、像磊叔一样的时代载体,将这份宝贵的咏叹常常挂起。乐句的最后还于平淡,那是相知背后的慰以安然,他轻轻地挥手,作别夕阳下的远山。史诗般的歌剧就此谢幕,全场默然。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隔开人们的是近在咫尺的羁绊还是破碎在不知名空间里的流年,音符的组合已经给了我们最直白的答案。就像这首送别,已经不记得听过多少遍,这一次却还是这样耐听,这样新鲜。只要心在记忆的这边,无论哪一次相遇,都只若初见。
看看磊叔每一次的团队阵容都多么恐怖:马头琴演奏家那日森的编曲和program;伴奏是国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唐韵和大提琴演奏家张莹莹,都是国内首屈一指、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年轻一代。再加上找来的纯音小孩子和竖琴,在气势上就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所以说,磊叔如果想的话,每次都拿第一也不是什么难事。高大上的团队+个人超绝的唱功实力和音乐素养,吃的盐比小字辈们吃的饭还多,真要认真起来那就是碾压的份儿。比如《送别》这种神曲级别的歌,谁都听过几百遍,可是谁敢选?差距就在这里。韩磊的曲库至少还有几千首歌,他烦恼的只是精益求精的问题。到了他这个级别,唯一要做的就是只和自己比。
每一场磊叔近乎丧心病狂的变换切分位置和发声位置加上玩麦技术使得每一句甚至每一个音都存在细小的差别,所以哪怕仅仅是乐句简单的千言万语都能唱出花来。到了近几场磊叔开始明白有时候也是要适当炫下技的,因此有了天边的人声长调,包括这一场的歌剧华彩。史诗般壮阔,形容的一点不过分。
最高音依然不高,G4这个高度在磊叔的发挥中算是正常水平,看他的表演,一要看音乐性,二要看声音质量。音乐性不用说了,弱-强-弱的演示足以给别人上一场音乐教学课,明白歌还可以这么唱,声音质量方面,低位置高共鸣的发声方式使得声音更为纯净和厚重,你永远不知道他的底线在哪里。
李叔同大师是个各方面都尤为突出的奇才人物,这首歌经过他的改编后变成了单三部曲式结构,一三句的乐句是相同的,和美国日本版的有明显区别。磊叔针对这个结构的配器略微调整了竖琴和提琴的混搭比例,使得长短句之间的伴奏层次感更鲜明,和原曲对比起来更加耐听。
|
|